南五味子(学名: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.):藤本,各部无毛。叶长圆状披针形、倒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5-13厘米,宽2-6厘米,花单生于叶腋,雌雄异株;雄花:花被片白色或淡黄色,8-17片;雌花:花被片与雄花相似,雌蕊群椭圆体形或球形,具雌蕊40-60枚;子房宽卵圆形,花柱具盾状心形的柱头冠,胚珠3-5叠生于腹缝线上。聚合果球形,径1.5-3.5厘米;小浆果倒卵圆形,时显出种子。种子2-3。花期6-9月,果期9-12月。
五味子为名贵常用中药材,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南。中国多地可产。
基本介绍
形态特征
藤长2.5-4m。单叶互生,革质,稍厚而柔软,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5-9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常有透明腺点,表面暗绿色,背面淡紫色而有光泽;雌雄异株,花单生叶腋,花冠白色或淡黄色,具芳香,径2-3cm,花期6-7月;浆果深红至暗蓝色,球形,果期9-12月,种子肾形。
生于
向阳空旷地及灌丛中。主产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。
采制
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脱落时采摘,拣去果枝及杂质,晒干。
性状
果实呈不规则形,较小,直径2~5mm;表面暗红色或棕褐色,果皮肉质较薄,无光泽,内含种子1~2粒。种子肾形,表面黄棕色,略呈颗粒状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五味子甲素A(schizandrinA)、五味子酯甲、乙、丙、丁、(schisantherinA,B,C,D,E)等。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明为南五内酯酸,同时还分离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:南五内酯(Ⅲ)、(+)-安五脂素(Ⅲ)、二氢愈疮木脂素(Ⅳ)d-表面加巴辛和β-甾醇(Ⅵ)。
性味
性温,味酸。
功能主治
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用于久嗽虚喘,梦遗滑精,遗尿尿频,久泻不止,自汗,盗汗,津伤口渴,短气脉虚,内热消渴,心悸失眠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6g;研末,1~3g;或熬膏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掺、调敷;或捣敷;或煎水洗。
禁忌
内服:煎汤,6~10g;研末,3~5g;或入丸剂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油调敷。
种植方法
五味子作为名贵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,是应用面较广、用量较大的中药材品种,是生产健脑安神、调节神经药品及保健品的首选药材。由于它对人体多方面的有益作用,其利用范围愈来愈广,现已突破原来的药用范畴,在酿酒、制果汁等方面也已被广泛利用,被列为第三代果树,是一种应用价值高、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的野生经济植物。
五味子适应性很强,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,栽培、管理方法简单。五味子为多年生植物,栽种后三年可结果,五年后,平均亩产可达350公斤左右,可留存10-15年。
以下是五味子的种植技术:
(一)种类当前没有栽培品,同属植物华中五味子也作五味子入药,商品称“南五味子”,又称“西五味子”,其果粒较小,肉较薄,品质差。产陕西、山西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(二)繁殖方法野生五味子除种子繁殖外,主要靠地下横走茎繁殖。在人工栽培中,很多人进行了扦插,压条和种子繁殖的研究。其结果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根发育成植株,但生根困难,处理时要求条件不易掌握,均不如种子繁殖。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易行,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子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来自网友投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adyww.cn/article/202211211144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