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郑当时经常抱怨老祖宗不知变通。

在很久以前,郑家的老祖宗选择站在项羽这边,哪怕项羽败了输了,还是一心追随项羽。

现在他的子孙,在刘家人手下混口饭吃!
1.祖上烂债
如果算起来当年跟随过项羽的人,那实在太多了,毕竟项羽曾经是夺王位的热门人选。后来刘邦一转时局,识时务的又去投刘邦。

等项羽战败身亡,他的部下都被刘邦管辖,郑君也是刘邦欲图拉拢的败将。刘邦开出的归顺条件很简单,只要这些人直呼项羽名字就行。
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大家面面相觑,眼中藏着心虚,这是要让他们对曾经的主公失去尊敬之心!

不一会儿,一个人开了头,大家也都跟着附和叫“项羽”的大名。唯有郑君咬着牙,狠狠瞪着刘邦,转身走了。

很有骨气的郑君没有选择随波逐流,但他这一身傲骨,就被脸上笑嘻嘻的刘邦记恨在心里,郑君上了刘邦的黑名单。

因为这郑君的确是有本事又有家世,往上算到春秋战国时期,他可是正儿八经的郑桓公的后代,也带了那么一些王家血脉。

但兜兜转转过了百些年,刘邦的子孙在皇位上早就坐稳了,项羽也都成了历史,这郑家子孙要想出头,就得给刘家效力。
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在汉代的当官方法就是要出名,郑当时挺身而出,帮助了将领张羽解决危机,有侠义的美名在楚梁两地传播,大家都称赞他。

为了给自己打出名气,郑当时可谓战战兢兢,虽然孝景帝把他招过来当官,但他一有空就去拜访天下闻名的名士高人。

郑当时的宴席日夜不断,结交各种朋友,多一条朋友多一条路,他这简直就是给自己打造了四通八达的大道。

汉武帝初继位的时候是郑当时的“发展期”,凭着前期积累的人脉和名气多次升职,从一个中尉进入了当朝的九卿行列。
2.徒有虚名
汉武帝不喜欢郑当时,仿佛和他前辈子就相冲,也可能是祖宗的那些“陈年旧恨”遗传到他们身上了。

郑当时可不比当年的郑君强硬有骨气,他就是一个圆滑的老好人,从来不想得罪人,把姿态放得低,害怕重蹈覆辙。
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汉武帝是个有雄心的霸主,他喜欢真材实料的人才,有个性也好,总之是要有自己的立场的坚毅之人。

那郑当时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?汉武帝说啥就是啥,顺和汉武帝的意见,要是碰上那种出现分歧的朝争,他就站在多数人的那一边。

没有自己的主见的人是汉武帝不喜欢的,他讨厌郑当时“墙头草”的从众模样,让人无奈又可气,有种咬牙切齿的感觉。

要是说从众是性格问题,那郑当时的才能是有多少呢?恐怕这个也有点难以开口。
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站在汉武帝的角度上,他希望郑当时做点实际行动,无论哪方面好歹都得做出点东西,证明一下能力。

可把事情交给郑当时办,他总是很“谦虚”,推荐一大堆德高望重的、自己属下的人,让自己活成了一个“人才中介”。

也就是说,他对汉武帝安排的事情推三阻四,转交别人“承包”,彰显自己的大度。又在朝政上盲从别人的意见,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鸡肋。

你说这个人有用,郑当时自己也没啥大才;你说这个人没用,郑当时在众人嘴里又有美名,夸成名士。
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只能说郑当时太会包装自己了,哪怕他什么都不会,只要学着与人为善、慷慨大方,广交朋友,大家就喜欢这种人。

既然没有得罪过别人,也处处善待他人,这些大臣们有什么理由去攻击郑当时的无能呢?毕竟他朋友多!
3.远离官场
有君臣的地方少不了勾心斗角,在窦婴和田蚡争论灌夫罪行一事中,汉武帝心气不顺,他虽然想支持窦婴,但田蚡的势力强大,有王太后给他撑腰。

田蚡一派是坚持弄死灌夫的,其他大臣避其锋芒,唯唯诺诺不吭声。汉武帝想寻求盟友,便拉出来郑当时评价。
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郑当时的朋友多,声望高,如果他能表态,少不了其他人也会考虑自己的立场。

别看平时郑当时从来不反对汉武帝的意见,这可不是代表着他是“保皇党”,他本质上是一个“保命党”。

郑当时怂了,他心中是想支持窦婴,又怕得罪田蚡,面对汉武帝的问话,最终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。

汉武帝气得大骂,你们这些人平时话最多,我有个意见就嘀嘀咕咕反对不停,现在装成哑巴了,早晚我要你们脑袋落地!

这些半是气话,半是真心,郑当时这个不幸被揪出来的“出气筒”被汉武帝狠狠罚了,贬官大农令。

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郑当时冤吗?也不冤,反正对于汉武帝来说,他这是彻底被算到“不可重用”的行列里去了,以后也没有机会出头。

更何况,一个当臣子的,表面上清正廉洁,仗义疏财,努力给自己打造美名,是想要盖过皇帝的名声吗?

你一个当朝大臣,天天府中络绎不绝,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,各个都跟你称兄道弟,这是打算在皇帝眼皮下结党营私?

后来汉武帝特意给他派了苦差事,加急去视察黄河决口的情况。郑当时拱手请求汉武帝给他点准备时间,立马出发太赶了。

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汉武帝出言讽刺,谁不知道你郑当时满天下都是朋友,哪怕路遥千里,啥都不用带,路上的朋友自然会给你准备的!

这就是汉武帝故意挑刺,郑当时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。

被皇帝嫌弃的臣子只需要揪出一个错误,就有了被诘难的理由,皇帝也能把你从朝廷中赶走了。

郑当时是什么出身(郑当时是什么人)

而郑当时犯错的原因也很简单,汉武帝让他去当出力不讨好的大农令,连带着他举荐过的人,在大农令的差事中欠下一大笔烂账。

凭着这个错漏,汉武帝撤免了郑当时的官职,把他发配得远远的。郑当时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,没过多久人就病逝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来自网友投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adyww.cn/article/202304101454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