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母亲节的由来

  导读:有一种爱,伟大而平凡,如润物春雨,似拂面和风;有一份情,无私而博大,绵绵不断,情谊深长。这就是母爱,永远都是不求回报,无私的付出。那么,关于中国母亲节的由来,你知道多少呢?为什么要过母亲节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
母亲节

  中国母亲节的由来

中国母亲节的由来

  中国最早的母亲节是在农历三月十八日,传说这一天是人类始祖、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的生日,在这一天百姓皆往女娲庙烧香拜祭。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之作《诗经》中也有“焉得谖草,言树之背”的记载,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,种在母亲堂前,让母亲乐而忘忧呢?可见我国古代也是有纪念母亲的节日的,就像康乃馨是国际母亲节的代表一样,萱草在我国也代表着母亲花。

  中国本土的母亲节

  早期的母亲节就像西方拜祭众神之母一样,属于女神崇拜,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感恩、纪念母亲,中国本土的母亲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。盂兰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,意为“倒悬”,盆是汉语,是盛供品对的器皿。合起来的“盂兰盆”是一种传说中超度祖先的仪式,也是一个关于中国母亲节来历的故事:

  《佛说盂兰盆经》记载,释迦牟尼的弟子木莲看到死去的母亲在饿鬼道受饥饿折磨,处在一个倒悬的空间,瘦的皮包骨头。作为一个孝子,怎堪老母受苦,于是他立即以钵盛饭,借神通力量送给母亲吃,但其母抓饭,刚送到嘴边就化成火炭,不能食用。木莲求助于佛祖,佛祖让木莲在七月十五这天设盂兰盆,备百味饮食供养四方僧众,最终木莲的母亲得到超度。

  盂兰盆节后来也逐渐成为风俗,朝廷和民间都在七月十五日举行活动,成为国事大典和民间的孝亲节,以超度祖宗,报答祖德。因此,七月十五中元节,又可以被称之为中国的“母亲节”。后来,盂兰盆节才逐渐从孝亲节转变为鬼节。

母亲节

  为什么要过母亲节

  母亲节虽然是个洋节,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有着“忠孝礼义”的传统古国来说,尊重母亲,孝顺母亲早就有礼有节。无论是二十四孝中后汉包文芳,为救母亲,不怕万险,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话:“重重危难益坚忍,孝更绝伦足可矜”。还是亲尝汤药的仁孝闻天下的刘恒,作为一国之君,母后三载病,却是汤药必先尝,更是从国家的层面竖立孝顺母亲的榜样。

  当今,尊重母亲,将中华尊母孝母的美德发扬广大的事迹更是比比皆是。翻开中国文明网推出的“好人365”栏目。无论是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西口孜村任劳任怨照顾患病多年的母亲,13年如一日。每天早上背着母亲爬房顶晒太阳,晚上为患病母亲暖被窝,对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,他被誉为当代“黄香的47岁的村民陈相锋。还是为了照顾母亲推迟婚期、辞掉工作的“好儿子”彭程,还有年已六旬却拉板车携九旬母亲看世界的“好女儿”谢淑华,将孤老当成自己母亲一样孝顺照顾的“好女儿”刘怡晴,无偿赡养失忆老人16年“好儿子”季一山等一个个中国好儿女,他们都用行动为母亲节增加了新的内涵和精神。

  孝心其实很容易,我们不要等到节日才刻意去做,要知道孝顺不能等,常回家看看,常打个电话问问,常听听唠叨,常和母亲聊聊家常!这样才有说不完的母爱事,道不尽的亲情缘,母亲才会真正的幸福快乐。只要我们有心,天天都是母亲节,每天都能让母亲感受到像过节一样的快乐。母亲节,不一定要大礼相送、锦衣玉食,只要我们能像上面这些模范人物一样,持之以恒将母亲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,也同样是给了母亲最大的安慰和报答,哪怕是一句问候,即使节日不买礼物,母亲也会没有遗憾。

  孟子曰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。母亲节,我们不但要用真心真诚给母亲送上节日的祝福,更要关注社会上那些孤寡老人、留守老人,用我们的爱和微笑,用我们的真诚和暖意,去给这样需要帮助的“母亲们”尽上一份心意,这才是对母亲节意义精神最好的发展光大。这样的母亲节才真正令人难忘和回味无穷!

  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中国母亲节的由来,为什么要过母亲节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编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adyww.cn/article/20230724158860.html